為了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推動傳統藝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挖掘弘揚傳承西河大鼓藝術,近日,由中國服務文化網、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產業協會、衡水瑞禧酒店聯合主辦的孫來奎西河大鼓表演藝術座談會在冀州召開。
孫來奎(1922~~1971年),衡水市冀州區南午村鎮田村人。曾經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是西河大鼓表演家兼創作家、農民藝術家。從藝時間雖不足20年,但創作、表演謳歌時代的佳作卻有150多部。上世紀60年代,他被全國“曲藝家協會”命名“曲藝標兵”稱號,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合影并參加了天安門城樓國慶觀禮,被《人民日報》和5個出版社及數十家媒體報道70余次,形成了令人稱羨和引人思考的“孫來奎現象”。
為了學習、弘揚孫來奎熱愛農村、心系農民、謳歌時代、贊頌英模、深入生產第一線的精神,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產業協會、中國服務文化網、西河大鼓非遺傳承人及孫來奎的后人、家鄉衡水冀州的文史專家匯聚一堂。大家一起回顧了孫來奎生前獲得曲藝界全國最高榮譽,主流媒體關注的“九個之最”先進事跡,總結了其作品的弘揚主旋律、接地氣等“六大特點”,剖析了其成功的“五大原因”等等。
與會同志一致表示,孫來奎先生是冀州的驕傲、是衡水的驕傲、是河北的驕傲,更是全國曲藝人的驕傲。學習孫來奎精神,對于弘揚曲藝文化,繁榮曲藝創作,培育曲藝人才,助力文化旅游具有重要意義,大家要共同努力,讓孫來奎這張衡水名片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