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作為產業集群發展的核心單元,在提供了大量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同時也成為了碳排放的一大源頭。2022年以來,產業園區以更加積極創新的模式開啟新一輪發展,其中打造“智慧園區”“低碳園區”“零碳園區”樣板已被超過13個省、市、自治區寫入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發展重點,成為實施“雙碳”戰略路徑的發展先行者。
6月23日,畢馬威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的采訪時表示,在產業園區脫碳轉型進程中,通過數字化平臺推動實現信息化、專業化、智慧化的節能減排方式,能以更加精細、動態的方式實現產業園區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業內認為,目前,我國產業園區在實現雙碳轉型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特別是在“碳綜合管理”方面。比如產業園區內各類應用廣泛,數據來源多樣,例如包括各類能源能耗管理、充換電站管理、供熱管理、儲能管理等。現有系統中各類碳相關數據分散,難以整合并進行快速計算,各類系統間數據存在斷層,難以實現數據統一。還有仍然通過線下手工完成各類碳計算,效率低下,難以滿足碳管理中需求的多樣化等等問題。
然而,對園區內能源使用、碳排放以及碳資產情況的掌握、監測、分析和管理,是園區制定碳規劃、實施減碳舉措、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基石。
畢馬威方面介紹,以碳達峰、碳中和需求為導向,基于數字化轉型思維,推動綠色技術與數據技術的融合,并通過一體化平臺可實現產業園區碳管理數智化。公司在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領域有著豐富、成熟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能夠滿足數據收集、評估分析、追蹤管理、智能報告等不同需求,產品主要包括ClimateIQ、ESGIQ、虞數ESG一體化平臺、全球氣候政策儀表盤、Origins和CarbonTracker。
其中,畢馬威虞數ESG一體化平臺,基于對產業園區碳管理數字化的了解與痛點分析,通過串聯領導力、人員與組織、技術、數據分析、流程及治理六大模塊,不僅滿足產業園區在碳管理中的各項需求,還可拓展至社會及治理層面。同時,虞數ESG一體化平臺不僅支持本地化部署,還可以與阿里、騰訊微軟、京東等主流伙伴進行合作部署。
“我們提供的解決方案包括統一匯集園區碳管理數據、高效處理園區碳管理數據、實時滿足園區碳管理分析等。”畢馬威方面表示,畢馬威能夠在雙碳轉型過程中為各類產業園區帶來包括專項規劃、碳中和認證、路線圖設計、碳金融體系建設和數字化管理平臺在內的一站式、端到端的服務,助力產業園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